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五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颁奖典礼暨事迹报告会在江苏无锡举行。本届活动共评选出陈守仁、崔有生、王国平等十位杰出人物和梅景田、安宝龙、罗文田等十位贡献人物;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乾考察队等五家单位和民间团体获得了杰出团队奖。
曲阜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其中曲阜孔庙、孔林、孔府(简称“三孔”)作为孔子及其家族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在中国古代祠庙、陵墓、官府建筑门类中以其体制完备、布局严整、保存完好以及特有的纪念意义而占有特殊地位,于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曲阜市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逐...
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文化遗产极其丰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既能保证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又能发挥遗产的公益性服务功能,对于推动甘肃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有以下五点。 一、树立永续利用的文化遗产价值观。遗产所有者的价值观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基调和方向。文化遗产监护权人要准确定位自己在遗产管理中的角色,正确履行义务,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
新华网无锡4月11日电(记者 廖翊、王珏玢)正在无锡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童明康表示,“假古董”式的街区改造和巨大的旅游压力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童明康指出,目前大规模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旧城改造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一大挑战。不当的新农村建设割裂了人与自然长...
10日在无锡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上,中国出现的“申遗热”成为热点话题。 中国进入新世纪后,各地相继出现了申遗热,世界遗产的品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绝大多数遗产地一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游客量就激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辛格在论坛上说,中国政府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组织已有41项遗产列入世界...
对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石秀梅委员对此长期关注,她建议,要大力宣传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牧区。 石秀梅委员表示,呼伦贝尔市已经出台了《呼伦贝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自治区和各盟市要尽快出台完善法规体系。各地要逐步成立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配备专门人员,开展保护、展示和传习活动。加大对蒙古族文化遗产的普...
舒乙,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著有散文集《大爱无边》、《我的风筝》等多部作品,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记者:近些年,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被重视。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不少文化遗产在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侵害下面目全非,您如何看待文物保护目前所面临的现状? 舒乙:文物保护这几年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但是时不时地还会出现一些破坏的事件,目前最重要的矛盾是建设性破坏。在大兴土木、搞基本建设、建设新的...
加强历史村镇及其乡土建筑保护、乡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迫在眉睫且意蕴深远。 历史村镇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的血脉,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载体。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也是我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与实践难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加强历史村镇及其乡土建筑保护、乡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显得尤为紧迫...
北京市西城区跨车胡同13号齐白石故居 文物保护专门技术人才极度缺乏,已经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和科研工作。据调查,全国仅急需修复的馆藏文物就有230余万件,而国内具有一定保护修复专业技术的人员只有6000余人,专业资质单位不足200家,按目前的人员状况和修复进度,完全修复现有待修复文物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专才缺乏制约着文化遗产资源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保护、传承、发展。现在有大量文物存在安全隐患...
在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两个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保护不能开发,一旦开发便会导致破坏;另一个观点是,文化遗产项目只有在开发中才能更好地获得保护。要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是“产业化”。“产业化”即是指要使具有同一属性的企业或组织集合成社会承认的规模程度,以完成从量的集合到质的改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中以某...
日前,以“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承恩寺举行。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并为石景山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协会、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揭牌。 据介绍,石景山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协会、石景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成立后,将通过聘请专...
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不要民事保护?对此颇有争议。反对的观点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称遗产,即早已进入公有领域,它是蓝天白云,谈不上民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法,不能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事保护。 著者多年来呼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含民事保护和行政保护。对于行政保护没有争议。《著作权法概要》一书就曾写道:“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可由行政法保护,制...
法工民字(2005) 民间传统文化的民事保护 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2005年8月1日 2005年7月5日至8日,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文化部孙家正部长做了主题报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朱兵主任做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背景、问题与思路》的发言,三百多名代表参加了讨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共有20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67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青海唐卡、湘绣、黎锦、菊花石雕刻技艺等。 从下月1号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遗产法》将正式实施,此次文博会展出的非遗项目也是通过展示,寻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有与会专家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在创新性生产。
一方面,“非遗”申报与开发热情高涨,保护名录上的统计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现实存在的濒危品种不断消亡。如何走出“保遗困局”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作为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一方面,是申报与开发时热情高涨,保护名录上的统计数量不断增加,另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